常德日报记者 丁时慧 见习记者 郑子欣 文/图
“那时候,家里12口人,死了5个,连棺材都凑不齐,只能用几块破木板钉个匣子草草埋了。”近日,浙江省衢州市新闻传媒中心采访团来到常德访问常德细菌战亲历者。85岁的徐万智回忆起这段往事,声音颤抖,“我父亲徐明哲死的时候我才两三岁,连他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这场离奇的鼠疫让这个家庭家破人亡,徐万智的爷爷哭瞎了眼,妈妈也整天以泪洗面,贫穷和苦涩组成了他的年少时光。
直到1997年,徐万智无意中看到寻找常德细菌战受害者的广告,便立即回家向母亲了解细节,发现时间、地点、传染路线、症状等要素和细菌战历史相符,这才推测出一家人的死因——日军1941年在常德上空投下的鼠疫杆菌。
“我一想到这个事情就非常心痛,觉得自己应该参与到这个事情里来,把它弄清楚,弄出一个结果来。”没有经费,没有报酬,就靠着自己那辆自行车和每个月微薄的退休金,徐万智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常德细菌战受害者调查委员会,和其他成员们走遍了全市各个乡村,寻访细菌战受害者和受害者遗属。
这份7643名受害者的名单,为后来的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民间对日索赔诉讼案打下了扎实的证据链基础。2002年,作为唯一出席一审判决的常德原告团代表,在法庭判决承认细菌战事实却被驳回原告诉求的时候,徐万智既开心又难过。“像是千里长征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这条路还没走完。”
到2007年三审结束,整个审判走完全部流程,日本最终驳回了原告要求道歉和赔偿的诉讼要求,日本政府也没有明确承认细菌战这一事实。
徐万智不服气,于是抱着“干到走不动”的决心,加入了常德市日军细菌战受害者协会,和成员们一起拍摄了部分原告的口述历史视频,去浙江义乌、衢州等细菌战受害地交流座谈,还多次赴日本宣讲,揭露日本细菌战战争罪行,搜集保留细菌战证据。“我不为钱,只为求一个公道。”
(相关档案资料由市档案馆友情支持)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