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常德气象精准预报、靶向预警护航生命
时间:2025-06-20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王明睿 通讯员 诸玲 文/图

6月18日,一场打破历史纪录的极端强降雨猛烈袭击湖南常德市石门县与澧县西北部。石门县最大1小时102.3mm、3小时191.0mm、6小时230.5mm、12小时316.1mm、24小时348mm均破当地历史极值,澧县12小时207.3mm突破当地历史极值。精准的气象预报与直达用户个体的靶向预警,配合坚实的技术保障与应急响应,为守护万千百姓生命构筑起坚固防线。

常德市气象台领导带班分析研判天气形势,做好预报预警服务

在市气象台,预报员们自18日白天起便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彻夜紧盯雷达回波和预报预警一体化系统,进行密集会商研判,为后续决策提供关键支撑。当日下午,在全市防汛救灾最关键、最紧张的决策时刻,在全市防汛调度会上,一份关键的决策依据被郑重呈上:《重大气象专报》。专报中清晰圈出的强降水落区,与实际大暴雨区域惊人地吻合。专报明确指出:18日下午至夜间,澧水流域将出现大暴雨,特别是石门县西北部等地将面临极端降水考验!预报的强降水量级和高度集中的降水时段(18日下午至夜间),与后续监测实况高度一致。这份提前量充足、精准度极高的预报,为后续人员转移布防赢得了至关重要的时间窗口。

气象工作人员对观音寺站进行维护,确保数据精准上传

在县市区一线,保障观测数据精准上传同样争分夺秒。汉寿县气象局技术人员于19日凌晨冒雨抢修出现故障的自动气象站;桃源县气象局则利用强降水来临前的短暂空窗期,对观音寺区域自动站进行精心维护,确保其在暴雨过程中稳定运行、数据精准。为保障鼎城区过程服务信息传递及时无误,鼎城区气象局技术人员还对安装在区应急管理局的“天气盒子”设备进行了调试与维护,确保应急指挥系统能第一时间获取关键气象信息。

19日凌晨,汉寿气象工作人员抢修毛家滩乡王久冲水库站点

当灾害性天气从预报走向现实,如何将预警最快、最准地送达每一个面临威胁的生命,成为关键环节。省、市、县气象部门依托先进技术手段,在暴雨核心时段,针对石门、澧县等极高风险区域,密集发布具有强制推送效果的“靶向霸屏预警”4期。这如同在百姓手机上设置了一道道闪烁的红色光屏障,瞬间跨越了空间与信息的阻隔,直达最需要知晓危险信息的人。与此同时,石门、澧县气象局同步通过多种渠道(专报、快报、预警、电话“叫应”等)将信息覆盖防灾责任人、基层干部及切坡建房户等重点人群。所有努力目标只有一个:确保预警“叫得应”、危险“看得见”、信息“全覆盖”,为避灾行动构筑起分钟级响应的信息高速路。

精准的气象预报是前奏,高效的气象预警是号角,最终的目标是守护每一个生命与财产的安全。气象预警信息一经发出,“应转尽转、应避尽避”的铁律即刻激活了从县级领导到基层干部的应急神经。在石门,暴雨红色预警如同无声的冲锋号!全县党员干部、应急队伍闻令而动,以最快速度下沉到危险区域一线。雁池坪社区值班员收到红色预警信息后,顶风冒雨巡查至独居老人黄先浓家。眼前景象令人揪心:依坡而建的土屋摇摇欲坠。“黄爷爷!红色预警了,屋子要塌,快走!”没有片刻迟疑,他们奋力搀扶起七旬老人,将其安全转移到预设安置点。截至19日8时,石门县紧急转移3687户8330人。在澧县,靶向预警同样点燃了避险行动。在县领导一线指挥下,甘溪滩镇、码头铺镇干部依据预警信息和风险排查结果,争分夺秒将11户18名高风险区群众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

精准的预报在关键时刻稳住了全局阵脚,靶向的预警打通了信息传递的关键节点,坚实的技术保障化解了运行风险,而高效的应急响应则将预警信息转化为避险行动。从毫米级的预报坚守到零伤亡的防汛答卷,一条以精准监测预报预警为前端、坚实技术运维为保障、高效应急联动为关键的防汛救灾链条,在风雨中淬炼得更加坚韧有力。气象工作者的日夜鏖战、技术人员的幕后坚守、党员干部的勇毅逆行、基层群众的积极响应,共同谱写了守护安全的壮丽篇章。

编辑: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