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杨志英 徐珊珊 通讯员 罗方 文/图
在无偿献血这项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中,有一些人不仅是积极的倡导者,更是坚定的践行者。他们用滚烫的热血,点亮他人的生命之光。
常德市中心血站就有这样两组“热血家庭”,他们不仅在工作岗位上为无偿献血事业辛勤耕耘,更以家庭为单位,将无私奉献的献血精神代代相传。
6月10日,记者走进常德市中心血站,聆听了他们的动人故事。
医者仁心,热血伉俪
“作为血站员工,我们深知血液对患者的重要性。结婚这么多年,共同参与献血已成为我们生活中最浪漫的事情。”常德市中心血站员工朱春莲的献血之路始于1999年。彼时,刚踏上临床护理岗位的她,为纪念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国际护士节,毅然走上武陵阁步行城的流动采血车,献出了200毫升热血。深知血液重要性的她,将这份初心坚守了二十余载。2005年进入血站工作后,朱春莲的奉献热情更加高涨。她不仅定期挽袖献血,更积极奔走于企事业单位,普及献血知识,号召大家积极献血。截至目前,她已累计献血36次,捐献全血6800毫升、成分血(血小板)25个治疗量。
朱春莲的丈夫王湘东也是血站员工,受血站氛围熏陶,于2004年12月入职当年,便开启了献血之旅。二十多年默默坚持,他用行动无声地支持着这份事业。王湘东累计献血34次,捐献全血3400毫升、成分血(血小板)50个治疗量。这对热血伉俪,用涓涓血流共同谱写着爱与奉献的赞歌。
两代传承,爱心接力
莫丰平也是市中心血站的员工,她的丈夫贺永明是一名医生。早在大学期间他们便与无偿献血结缘。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之初,贺永明就作为学校首批代表积极参与献血。此后,他们开启了一场长达二十多年不间断的献血之旅,用自己的热血为无数生命送去希望。莫丰平累计献血29次,总量10700毫升;贺永明献血23次,总量9000毫升。
这份公益情怀在他们的家庭中悄然传承。儿子贺启航自幼跟随母亲参与公益活动,父母的言传身教在他心中早早埋下爱的种子。2025年2月2日,年满18周岁的特殊日子,贺启航郑重献出了人生第一袋热血,以这份独特的“成人礼”,完成了爱心的庄严接力。
“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身为血站人,更懂血液的珍贵。愿我们的行动,能带动更多人了解并参与献血,让爱心传递不息。”这是两组家庭共同的心声。他们是常德市中心血站献血队伍中的佼佼者,献血总量与频次遥遥领先。当向公众发出献血呼吁时,他们始终站在最前列,用“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最闪耀的榜样。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