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高职院校学工处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时间:2025-06-09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高职院校学工处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研究
肖陈家
常德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415000

摘要: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塑造良好职业精神的双重任务。然而,面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如何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成为高职院校学工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提升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与实践路径,以期为相关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工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

一、意义

在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职业院校(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和塑造未来职业公民的双重责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提升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和学生个体差异的日益凸显,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之与新时代的需求相适应,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多重挑战。一方面,信息爆炸的时代使得学生接触到多元价值观,这既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增加了他们形成正确价值取向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方式可能无法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育效果受限。此外,师资队伍的建设、教育手段的创新以及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等方面,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提升策略与实践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多维度、多层次进行改进与创新。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提升策略与实践路径的具体实施办法。

1.机制体制建设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是首要任务。学校应明确各部门在思政教育中的责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专业教学、科研活动等各个环节,确保其贯穿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同时,加强与地方、企业、社区等多方合作,构建多元化、立体化育人网络,共同助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2.师资力量保障

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思政教师队伍至关重要。学校应提高思政教师的待遇,保障队伍稳定,并通过定期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

3.教学方式创新

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讨论式教学等手段,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内化理论知识。此外,结合专业特色,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实现“思政入课”,让教育内容更具说服力。

4.新媒体运用

利用新媒体技术,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通过网络课程、微视频、社交媒体等平台,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抵御不良思潮的侵袭。同时,通过线上互动,收集学生反馈,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5.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如学术讲座、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同时,加强校史教育,引导学生传承学校精神,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和实践路径的探索,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富有针对性和吸引力,从而实现教育效果的显著提升。这不仅能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还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挑战与解决措施

在推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不容忽视。这些挑战主要来自社会观念的转变、教育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办学模式的滞后以及师资力量的相对薄弱等方面。

社会观念的多元化对高职生的思想影响日益显著。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让学生接触到各种思想观念,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使得他们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更为复杂,挑战了传统教育方式的引导作用。如何在众多信息中帮助学生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挑战。

现有的教育体制机制可能无法适应新时代的需求。目前的思政教育可能还未能充分融入日常的教学与管理中,形成一种自然渗透的育人氛围。此外,学校各部门间的协作机制不够紧密,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效率不高。

传统的办学模式往往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这种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可能导致学生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认识不足,影响其全面发展。

师资力量的不足也是阻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的重要因素。部分思政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方法可能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而队伍的稳定性也有待提高,这直接影响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针对上述挑战,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首要的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新时代教育工作的认识,确保学校工作始终与党的教育方针保持一致。学校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战略规划,形成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各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确保政策的落地与执行。

强化政治意识,加强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如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深化改革的首要任务,形成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全方位渗透的育人模式。同时,完善激励机制,保障思政教师职业发展,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教学相结合,创新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学的实效性。

利用新媒体技术,拓宽教育的途径,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加强线上线下的互动,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同时,构建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通过主题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思政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

面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我们必须从政策、机制、方法和环境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培养出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备良好道德品质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高等教育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结束语

总之,高职院校学工处要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和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日常管理与活动中,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线上线下平台等多种方式,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体制机制,以期在挑战中寻求突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为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雷凯.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J].教育与教学研究,1-12.

[2]康雕.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军转民,2024,(20):200-202.

[3]李建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的融合研究[J].公关世界,2024,(19):70-72.

编辑:赖永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