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蒲公英”邂逅“溪上”
时间:2025-07-16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姜美蓉 通讯员 雷亮 文/图

这是一场儿童美育的启蒙,更是一场乡村艺术的漫游。7月15日,一场主题为“守望我的乡”的艺术展在澧县甘溪滩镇的溪上美术馆绽放。

溪上美术馆与艺术展融为一体

“作品是本地的30多位小朋友创作的,来自首都师范大学‘蒲公英行动’公益项目的团队老师们加班加点地策展,得以高质量地呈现。”溪上美术馆的主理人秦香说起这场活动有点激动:“在这样偏僻的乡村,能有这样美妙的美育课堂,太不容易了。”

“蒲公英行动”是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办的“成就未来”工程之一。该项目关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欠发达地区的儿童美术教育,其宗旨是探索适应农村和民族地区民间美术教育的有效模式,让更多的儿童获得学习美术的机会。“蒲公英行动”至今已持续了23年,目前已覆盖湖南、贵州、云南、内蒙古、广东、吉林、黑龙江等12个省、自治区的约100所实验学校,项目在创始人谢丽芳老师、尹少淳老师和陈卫和老师的积极推动下,成为了我国参与人数最多、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儿童美术教育公益项目。

溪上美术馆位于偏僻的澧县甘溪滩镇,是一座致力于非遗收集、整理、保护、展示、传播及运用,集建筑、园林、文博以及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乡村博物馆,着重展示湖湘民间艺术及长江流域以南文化脉络。经过近20年持续不断的建设,溪上美术馆目前已建成占地10余亩、内有十几栋建筑物、带有浓郁中国古风的传统院落。馆内有傩面具、湖湘木雕、民俗绘画、建筑结构、民俗陶瓷器等藏品近万件,仅固定在建筑之上的木雕及石雕等不可移动藏品就超过3000件。

从“蒲公英行动”的项目发起人谢丽芳老师前往溪上采风,到最终决定联合溪上美术馆以及当地中心小学共同发起一场主题为“守望乡土”的美育夏令营,整整历时一年。活动由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团队设计并实施,为乡村孩子的美育教育注入新活力。

“守望乡土”美育夏令营的现场(1)

“守望乡土”美育夏令营的现场(2)

“守望乡土”美育夏令营的现场(3)

7月9日,团队出发前往溪上美术馆,调研当地文化、备课、筹备,来自北京的“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团队深度挖掘溪上美术馆中所承载的湖湘传统文化资源——傩文化、木雕文化、饮食文化等,通过主题式、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孩子们以艺术之眼重新认识家乡,在创作中表达认同,在表达中激发热爱,让艺术成为孩子们理解文化、传承精神的桥梁。

7月12日,为期3天的夏令营正式开营,来自当地的30多名儿童在此集结。“对于山区的孩子们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接受优质美术教育的机会。”秦香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在课程设置上,夏令营涵盖绘画、手工、非遗体验等丰富多样的内容,在专业的老师和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乡村的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心中的世界,用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当日的艺术展后,主题为“影像里的乡——在地资源的教育转化探索”的教师工作坊同步展开。为期2天的工作坊以“专家讲座+参与体验”的形式,带领教师领悟新课程改革精神,提升教师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教育转化的能力。

国家美术课程标准组组长、国家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来到现场,为老师们讲授新课改理念,北京市高级教师、海淀区督学李露花老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朱健老师等专家则带来“蒲公英行动”的实践案例分享。

“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团队在磨课、授课(1)

“蒲公英行动”志愿者团队在磨课、授课(2)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教师工作坊的参加人员增加了村镇及站所的文化专干。“这样的培训,可以为美育人才在地转化和实践创新提供服务,从物质脱贫到精神脱贫,乡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层的工作得有人来做。”甘溪滩镇党委书记赵红感叹。

“影像里的乡——在地资源的教育转化探索”的教师工作坊同步展开

“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不用给孩子们灌输知识,更无需说教,只需要好点引导他们在美术馆里用心观察、感受、体验,通过文字、语言、绘画、手工等形式呈现出来。”此次“蒲公英行动”的领队肖红老师这样认为。

在秦香看来,溪上的美育课堂只是一扇门,或是一颗启蒙的种子。2016年,秦香辞去北京的公务员工作,回到甘溪滩镇运营溪上美术馆,已经扎根乡土整整10年。

为乡村的孩子们开设公益美育课堂,也是秦香内心深藏的夙愿。从2023年开始,她作为主讲老师,为甘溪滩镇中心幼儿园和中心小学的孩子先后开设了几期美育课堂。

“我觉得乡土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乡村振兴,还是乡村美育,这里都有无穷无尽的土壤。”秦香感叹,在“守望我的乡”那几个大字里面,能看到小朋友们的感悟,“为我的家乡有这么美的地方骄傲”“我太开心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我喜欢上这样的美术课”……读起来令人感动。

在这个酷热的盛夏,当“蒲公英”邂逅“溪上”,当小朋友们创作的现代作品与溪上美术馆的古老藏品在同一时空对话,一场乡村美育与民间艺术的结合正在发生,乡土中国的魅力也随之展现。

编辑:张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