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黄云霞 通讯员 李佳骏 文/图
他曾因身高问题被群嘲到休学,痛定思痛后去常德新德才职业学校就读。
三年里,他勤奋刻苦,一步一个脚印,朝自己的理想目标迈进。
今年,他参加职教高考,取得了656分的优异成绩,排名全省第111名,选择了心仪的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
从休学到返校,从职校到本科,这名身高1.3米的“袖珍”男孩廖佳豪以笔为刃,劈开一条通往本科的励志路。
廖佳豪家住桃源县黄石镇,一岁时,他因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被诊断为“侏儒症”,今年19岁的他,身高仅有1.3米。这一先天性遗传疾病,让他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异样的眼光,也曾让他变得敏感多疑。“别人多看我两眼,我就会忍不住发脾气。好在父母很理解我,经常开导我,我逐渐接纳自己,内心也变得强大起来。”
廖佳豪坦言,是父母的爱与理解,如同温暖的阳光驱散了他内心的阴霾。他为自己曾经休学的冲动举动感到后悔,也非常感谢三年里学校、老师和同学给予的帮助和关爱。
廖佳豪的家庭并不宽裕,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他跟随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家里靠爷爷种几亩田和饲养鸡鸭维持生计。
2021年,中考成绩不理想的他,未能考上普通高中,只好选择读职高,加之身高缺陷,廖佳豪既敏感又叛逆,非常不自信,也很在意别人的评价,最终休学回家。那段时间里,廖佳豪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不甘心这么躺平摆烂,期待能从头再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常德新德才职业学校老师找到他,希望他来这里就读,既能学技能,又能圆大学梦。这个目标,如同黑夜中的灯塔,为他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进入学校后,廖佳豪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勤奋与坚持。他深知,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早上,他总是比其他同学更早来教室;课堂上,他全神贯注,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每天晚上的晚自习结束后,同学们都离开了,他却主动学习到晚上8时,就这样整整坚持了三年。凭借这份努力,他在学校多次获得奖学金,还参加数学竞赛,荣获二等奖。
高三第一学期,廖佳豪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他自己钻研,购买教辅资料,在网上查找学习资源。然而,学习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考试不理想时,他也会焦虑,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关键时刻,班主任旷红梅给予他帮助和鼓励。旷老师为他的坚持和勤奋点赞,耐心为他指出知识盲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廖佳豪的成绩逐渐有了起色,高考前,他的成绩一直稳居第一。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越来越自信,性格也变得阳光乐观。
高考查分当天,廖佳豪既紧张又期待。当看到656分(含专业成绩)这个他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时,他激动万分,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远在温州打工的父亲。父亲也为他感到骄傲,鼓励他继续努力,朝自己的理想目标迈进。“我们的文化水平不高,希望儿子通过上大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常德新德才职业学校的三年里,廖佳豪不仅收获了知识,更磨砺出了强大的内心。如今,面对他人对自己身高的关注,他显得更淡定从容了,还会用“浓缩的都是精华”来形容自己。
这个暑假,廖佳豪准备合理安排好学习与生活,为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做准备。他说,进入大学后,会继续勤奋学习,在自己热爱的计算机专业领域深耕,努力掌握更多专业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以更好的成绩回报父母、老师和学校的关爱。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