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李白 通讯员 王红 文/图
近日,石门县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团队通过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结合胆道子镜技术,成功为一名胆总管结石伴残存胆囊管结石患者实行了可视化诊疗。这也标志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对胆胰疾病的诊疗迈入直视下“精准”时代。
该患者今年72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收住医院消化内科。入院后行核磁共振增强+水成像检查,结果显示胆总管下段结石,其上方肝内胆管轻度扩张。结合病史及影像学资料,经过多学科会诊,目前既要解决患者的胆总管的问题又要解决残存胆囊管的问题,专家给出两个诊疗建议:一是外科手术,胆道探查+残留胆囊管切除术;二是在ERCP术中行超细胆道子镜进行诊疗。
“ERCP+胆道子镜”技术不仅可在直视下精准清除胆总管结石以及残存胆囊管结石,还不用开刀不用打洞,患者及家属便选择了该手术。
术中,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柴凌像往常一样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利用乳头切开刀超选插管成功,快速切开十二指肠乳头,将内镜稳稳地停留在十二指肠乳头处等待胆道子镜的进入。过了第一难关之后,中心副主任张巧赶紧将胆道子镜从十二指肠镜活检孔道进入,到达十二指肠乳头处,准备从此进入胆道探查胆道及残留胆囊管的情况。多次尝试插入未果后,团队迅速想出解决方案,护士王红迅速将导丝经十二指肠镜插入胆道,稳稳地控制着十二指肠镜的视野,顺着导丝慢慢地操控子镜进入胆道。
“看到了!看到了!”随着一声惊呼声,子镜已精准到达胆管内。在胆道子镜的清晰视野导向下,柴凌立即对胆总管、残存胆囊管、左右肝内胆管进行了精准探查,在与两名医生的默契配合下护士王红利用取石网篮多次对结石进行套取,最终完成了取石,手术圆满完成。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腹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未出现任何并发症,患者已顺利康复出院。
胆道子镜系统的应用,使胆胰疾病的诊治技术从造影飞跃到可视化水平,让医生能更精准地进行活检、碎石、取石等操作,还能将EUS等技术联合应用于胆胰疾病的诊疗,形成胆胰疾病精准诊疗的特色,这些突破性的应用标志着石门县人民医院胆道疾病诊疗进入精准微创的新阶段。未来,消化内镜中心团队也将继续努力,砥砺前行,为胆胰疾病患者带来高质量的医疗技术服务。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