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常德市二中“珍珠生”成长图鉴系列报道之三:六年滋养,构筑我人生最坚实底色
时间:2025-06-17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编者按                            

   2012年,经市外事办、市教育局考察研究决定,常德“捡回珍珠计划”公益助学项目由常德市第二中学承担,全市仅此一家。自此,这所百年名校先后为500余名学子筑起成长的港湾。

    为了让每颗“珍珠”绽放独特华彩,常德市二中构建起立体化培育体系:骨干教师团队以专业深耕托举梦想,思维拓展训练激活创新潜能,生本课堂重塑学习生态……这些创新实践如同匠人打磨珍珠般细致入微,让每名学子绽放独特光芒,助力他们叩开理想学府大门,将人生梦想照进现实。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今,从青莲楼走出的“珍珠生”们,已在各自的行业、专业领域绽放异彩。本专栏通过这些“珍珠生”的讲述,带您走近这些成长故事,触摸教育最动人的模样。

市二中学生在古樟树下聊天 常德日报记者 裴维维 摄

学校书院亭(图片由市二中提供)


六年滋养,构筑我人生最坚实底色
——常德市二中2018届“珍珠生”罗阿滢

人物档案:罗阿滢,常德市第二中学2018届毕业生,现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经济学博士。

罗阿滢近照(图片由本人提供)

作为2018届的珍珠生,我的人生轨迹恰如珍珠形成的隐喻——在市二中的蚌壳中历经六年滋养,方能在光阴里沉淀出些许微光。回望在市二中度过的六年时光,母校的谆谆教诲、老师们的悉心陪伴与鼓励,构筑了我人生最坚实的底色,给予我一路前行的勇气。

初中时的情景尤为清晰——一次考试后,当我为不理想的成绩而沮丧时,我的初中班主任陈海飞老师坚定地对我说:“下一次考试,你一定能成为第一!”这句充满力量的鼓励,至今萦绕耳边。最终,我实现了目标,也第一次真正体会到老师话语的力量与温度。

升入高中后,我愈加感受到教育的独特之处——每一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各有特色,但他们又总是团结一致、目标统一,那便是全力帮助每个学生更好地成长。数学老师王胜风趣幽默,总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攻克难题;语文老师宋丽蓉深入浅出,将复杂的文学作品讲得栩栩如生;英语老师滕雯则坚持计时训练,教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完成任务……尤为感动的是高中班主任袁成明老师,在我高考压力最大的时候,送给我一本书《哈佛凌晨四点半》。这份特殊的礼物,给了我莫大的激励,也教会我在成长的道路上如何面对挑战、如何勇敢追梦。正是在这样一群认真负责、默默奉献的老师们的陪伴下,我们逐渐培养起自信与自律,学会坦然面对成长中的每一次挑战。

市二中的教育,从来不止于知识与考试,更注重的是塑造我们的心灵与品格。学校的校训“为时养器”,深深镌刻在我心中。在这样的价值引领下,我懂得如何自我成长,也懂得了如何做一个有担当、有抱负的年轻人。

如今,离开市二中已然数年,但回忆起母校时光,我依旧心怀感激与眷恋。那些在晨读声中苏醒的青春,那些被晚自习灯光拉长的身影,早已成为生命年轮里最鲜亮的刻度。感谢市二中,给予我难以磨灭的成长养分;感谢每一位用心浇灌我们的老师,你们的每一句话,每一次鼓励,都将伴随我不断前行。

常德日报记者 杨鑫 整理

编辑: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