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文辉
火花是火柴盒封面的图案,它们精美得就像是火柴盒上开出的一朵花。火花曾风靡一时,如同邮票一样,深深吸引着众多收藏爱好者的目光。
20世纪80年代,我在常德街头捡火花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那年夏天,蝉鸣聒噪,读小学的我和同学们排着队走在回家的路上。当小队走到市城区青年路新潮酒家的位置(如今青年路和人民路交会处),地上一抹鲜艳的色彩跃入我的眼帘。我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捡起那个躺在地上的火柴盒,像是发现了宝藏。
火柴盒上,一只栩栩如生的鸟跃然眼前,黄色的羽毛在阳光下仿佛闪着光,宽大的翅膀微微张开,好似下一秒就要振翅高飞。文字说明写着“太平鸟”,由“洪江市火柴厂”生产。那时的我,从未见过真正的太平鸟,甚至连这个名字都是第一次听说,但就是这只可爱又陌生的鸟儿,瞬间点燃了我内心的好奇与热情。在研究火花收藏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太平鸟”火花仅是《人类生存的朋友》系列中的第12张,该系列共包含48张火花,每一张都是不同的鸟类。
那一刻,一个念头在我小小的脑袋里生根发芽:剩下的47只鸟是什么鸟呢?我能不能集齐这48张火花呢?收集欲就像一颗迅速生长的种子,在我心中疯狂蔓延。就跟现在的孩子在学校周边反复买零食只为包装袋里一张稀有的卡片一样,我也开始了我的火花收集之旅。
不到10岁的我,囊中羞涩,收集火花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每次遇到父亲需要买火柴点烟,我都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过去,自告奋勇地揽下这个“任务”。我紧握着父亲给的零钱,在附近几家小卖部间穿梭往返,目光紧紧锁定在货架上的火柴盒上,逐一仔细辨认上面的图案,只为能购买到不同图案的火柴盒,填补那48只鸟的空缺。在一次次的挑选和购买中,我竟然也慢慢凑到了十几张不同的鸟的火花。
然而,想要集齐48张谈何容易。渐渐地,我不再满足于小卖部的收获,将触角延伸到了街头巷尾,甚至是让人望而却步的垃圾堆。那个年代,走在常德街头,时不时就能捡到一个火柴盒。放学路上,我来来回回地走着,眼睛一刻不停地扫视着地面,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有一次,我在武陵大桥(沅水一桥)附近的常德明代古城墙墙角下,发现了一个像小山一样的垃圾堆。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都被集中堆积在此,散发着刺鼻的气味。但一想到那可能隐藏在垃圾堆中的火花,我便鼓足勇气,捂着口鼻,毅然走了过去。在那堆杂乱的垃圾里翻找,每发现一张还算完整的火花,都让我兴奋不已。只要它们尚存一丝完整之貌,我便不遗余力地拯救,轻柔地拂去其上的尘埃,再满怀敬意地将它们安置于书包之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我如愿以偿地集齐了48张珍贵的火花。看着这些来之不易的宝贝,那些陌生的鸟名,“花脸鸭”“大鸨”“阔嘴鸟”“角百灵”“距翅麦鸡”……不仅让我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也让我对“鸟类是人类生存的朋友”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
如今,时代飞速发展,打火机、燃气灶等早已取代了火柴,很多年轻人可能连火柴都没见过,自然也不会知道当年火柴封面的红极一时。然而,那段在常德街头捡拾火花的时光,以及那些满载期待与惊喜的片刻,已然镌刻在我记忆的深处,成为我生命中一抹不可磨灭的美好,永远珍藏于心。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