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以案说反诈】“警察”来电要你寄现金?警惕!这是新型诈骗套路
时间:2025-06-06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邓淇月 通讯员 余文洁

案情回顾:

5月17日,鼎城区的莫先生接到自称“武汉公安民警”的来电,对方称莫先生曾用名下的银行卡为犯罪分子中转2500万元资金,并线下收取好处费,涉嫌犯罪。莫先生急忙否认,坚称自己从未出借过银行卡。对方这时称,要先“收缴”莫先生的钱款,等案件办结后再返还,并以“案件保密”为由,让其不得向亲友透露。

次日,莫先生去银行取出了全部存款28000元,并按照对方指示,将现金分装于两双鞋内,再用衣物遮盖,然后通过快递寄往指定地址。随后的几天里,莫先生多次询问“案件”办理进度,却始终得不到准确答复。直到5月26日,对方再次联系莫先生,以“缴纳诉讼费洗脱罪名”为由索要更多钱款。无奈之下,莫先生向女儿借款,在女儿的追问下,骗局终于被识破。莫先生及家人遂前往辖区派出所报警。

套路分析:

1.冒充公检法,制造恐慌

骗子冒充“武汉公安民警”,谎称莫先生“涉嫌犯罪”,并虚构“银行卡中转资金”“收取好处费”等细节,使其陷入恐慌。这种手法通过虚构严重罪名,迫使受害者急于自证清白,从而降低警惕性。

2.强调“保密要求”,切断外界求助

骗子以“案件保密”为由,要求莫先生不得向亲友透露,目的是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防止他人提醒或揭穿骗局。此类话术常见于冒充公检法诈骗中,目的是让受害者孤立无援,完全听从骗子操控。

3.假意“资金审查”,诱导转账

以“收缴钱款待案件办结后返还”为幌子,诱骗莫先生取出存款并通过隐蔽方式(藏匿鞋中邮寄)转移资金。此举既规避了银行转账可能触发的风控提醒,又让受害者误以为只是“临时保管”,实则钱款已被骗子截获。

4.层层加码,持续榨取

在首次得手后,骗子以“缴纳诉讼费洗脱罪名”为由继续索要钱财,企图利用受害者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实施二次诈骗。若非家属及时察觉,损失可能进一步扩大。

5.利用快递寄件,逃避追踪

要求现金邮寄而非线上转账,是新型诈骗的隐蔽手段。通过实物传递,骗子可规避电子支付平台的监管和反诈系统的拦截,增加警方追查难度。

警方提示:

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网络办案,更不会要求转账、寄现金,凡以“涉案”“保密”为由索要钱财的都是诈骗。绝不向陌生账户汇款、寄送现金或贵重物品,遇到要求“保密”的,务必告知亲友、社区民警,及时阻断诈骗。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目的都是骗钱!牢记“不听、不信、不转账”,守好自己的“钱袋子”!


编辑:殷沁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