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非遗手作成学生解压神器,常德市二中创新课堂微活动
时间:2025-05-23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江一舟 通讯员 张双文 文/图

“原来螺钿工艺是唐宋时期的潮流风尚啊!”5月20日,在常德市第二中学高二371班的教室里,学生们举着亲手制作螺钿饰品、艾草养生锤欢喜不已。这场名为“指尖藏非遗,艾香润青春”的主题微活动,将国家级非遗螺钿技艺与中医养生智慧带进课堂。

活动现场

学生专心制作

作为湖南省基础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课题“高中班级管理的微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重要实践,该班通过“非遗讲解+手工实践+身心调节”的三维模式,打造沉浸式文化课堂。“走进非遗”环节,班主任刘洵通过历史文献与实物展示,向学生讲解螺钿工艺的唐宋渊源、艾草锤的中医养生智慧;“手作体验”环节,学生通过镶嵌贝壳薄片制作螺钿饰品,捶打艾草与中药材制成养生锤,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简易经络按摩手法。
“捶打艾草时,整个人都放松了。”学生祝毅燃坦言。参与活动的学生也纷纷表示:“亲手完成一件非遗作品,既能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也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
“非遗进班级不是简单的技艺传授,而是以文化人、以美育心的班级管理教育实践。”刘洵介绍,此次活动设计紧扣“非遗传承”与“青少年心理关怀”双主线,聚焦3个维度——在认知维度,通过非遗技艺解析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在实践维度,借手工制作培养耐心专注、协作共进的品质;在发展维度,依托中医养生模块增强生命关怀意识。

“未来我们还将深化非遗与劳动教育、心理健康课程的融合创新,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破圈路径。”刘洵表示。


编辑:黄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