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裴维维 2月25日,央视综艺频道(CCTV-3)《文化十分》栏目将镜头对准了常德澧县溪上美术馆,以《十分人物丨溪上美术馆创办人雷鸣:在田园牧歌里守望乡土文化》为题,用时近12分钟深入挖掘这座乡村博物馆及其创办人背后的故事。同一天,央视网也相继配发了以《匠人——雷鸣》为题的专题片,以及以《匠人特别节目——对话传承人雷鸣》为题的专访,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广泛关注。
溪上美术馆创办人之一雷鸣接受央视采访。图片来源于央视频截图
溪上美术馆坐落于湘鄂交界大山深处的澧县甘溪滩镇,是一座致力于非遗收集、整理、保护、展示、传播及运用,集建筑、园林、文博以及民俗文化于一体的乡村博物馆,着重展示湖湘民间艺术及长江流域以南文化脉络。其创办人雷鸣、雷亮两兄弟是土生土长的甘溪滩人,自幼便对收藏怀有浓厚兴趣。凭借自身努力,他们走出大山,在北京扎根立业,但对故土的眷恋从未消减。十几年前,雷鸣和弟弟雷亮关掉了他们在北京开的古董店,弟弟的妻子秦香也辞去了北京公务员的工作,还卖掉了在北京买的房子和车子,用来扩建在甘溪滩的这家大院,并陆续建成多处空间,将城里藏品运回乡下,溪上美术馆初具雏形,并于2019年正式开馆。航拍溪上美术馆。图片来源于常德日报媒资库
美术馆的建筑设计灵感源于中国古代风景画,以古人思维营造现代建筑,融合山西庙宇、江西民居、湘西吊脚楼等多种元素,由民间老匠人施工,无施工图,全凭创办人现场沟通指导。建成后的美术馆,建筑、设计、雕塑、绘画等艺术元素随处可见,与周边山林和谐相融,充满高级感,宛如盛满中国传统文化的容器。馆内藏品丰富,300多个傩戏面具是中国现存古代傩戏面具中的精品,对长江文明探源研究价值很高。此外,还有湖湘木雕、民俗绘画、造像、建筑构件、民间陶瓷器及日用器物、刺绣等,这些藏品巧妙陈列,展现了传统社会下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生活秩序。为了让溪上美术馆更好地运转,雷氏兄弟将部分空间改造成民宿,接待游客,同时传播传统文化,秦香也全身心投入美术馆的建设与运营,她不仅负责日常打理,还积极协调馆内外事务,开设视频号、举办展览、开展研学课程等,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付出诸多努力。
“溪上美术馆三个主人公所做的一切,才是真正响应国家号召回乡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带头人。”“总有一类人,他们有着极致的追求,孜孜不倦地做一件事、做成了一件事!”“非遗传承,文化人的执着才能让乡村更美好。”……央视节目播出后,网友们纷纷留言,大家对这三位创办人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一系列举措纷纷点赞,认为他们对故土的深情守望,是对发展乡村文化、农耕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也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