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什么是管涌?管涌如何进行抢护?——访常德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李传军
时间:2024-07-09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杨荣国 通讯员 刘志炜   

6月21日以来,常德市普降大雨导致发生了严重汛情,全市上下联动,防患于未然,没有发生一起因管涌险情造成堤坝决口事件。为了让市民了解管涌的危害性,记者近日采访了市水利局总工程师李传军,就“什么是管涌?管涌的危害情况和发现管涌后如何进行抢护?”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记者:什么是管涌?

李传军:所谓管涌是指水流通过土壤中的孔隙或裂缝,形成类似管道的水流通道,导致土壤颗粒被带走,形成空洞。当空洞扩大到一定程度时,堤坝就会发生坍塌,形成决堤。


记者:发生管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李传军:发生管涌的主要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堤坝、水闸地基土壤级配缺少某些中间粒径的非黏性土壤,在江河或水库水位升高,出逸点渗透坡降大于土壤允许值时,地基土体中较细土粒被渗流带走形成管涌;

2. 基础土层中含有强透水层,上部覆盖的土层压重不够;

3. 工程防渗或排水设施效能低或损坏失效。

在我们常德,由于堤基普遍为砂卵石基础,堤垸内地表覆盖层厚薄不一,主要以第一种和第二种原因最常见。

管涌出现后,应立即进行抢险保护。其抢护原则是临截背导,导压兼施。即临水面截减渗流,背水面导走渗水,并在管涌点同时采取导渗和压渗的抢险措施,目的是降低渗压,防止渗流带出细颗粒,并给渗出清水留有出路。


记者:出现管涌险情之后有哪些抢护方法?

李传军:出现管涌险情之后的抢护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反滤围井。在管涌口处用编织袋或麻袋装土抢筑围井,井壁底与地面严密接触,井内按三层反滤要求分层铺填沙石或柴草过滤料,在井口安设排水管,将渗出的清水引走,以防溢流导致井壁塌损。

2. 蓄水反压(俗称养水盆)

在管涌周围用土袋垒成围井,井壁不漏水,井中不填反滤料。如果管涌点多面积大,就在出险口附近略扩大范围填筑土堤,形成一个蓄水池(养水盆),不让渗水流走,利用渗水慢慢抬高井(池)内水位,减少临背水位差,从而阻止险情恶化。

3. 滤水压渗台

当管涌点出现多个并连片时,可在面上分层铺填粗沙、石屑、碎石,下细上粗,每层厚20厘米左右,最后压块石或土袋,形成压渗台。如险情处周边缺乏砂石料,可用秸秆或树枝做成排,再压块石或沙土袋。此法适用于处理管涌数目多、范围较大的险情。

编辑:黄艺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