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住别墅 开轿车 肢残夫妻农村创业迎来艳阳天
时间:2024-05-23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曾玉英 通讯员 梁建民 文/图

勤奋是获得一切的源泉,成功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用在覃建波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虽然我们是残疾人,但别人能做的,我们一样也能做。只要勤劳肯干,残疾人也能奔小康!”在自家超市里,覃建波满怀信心地说。

今年53岁的覃建波,是石门县罗坪乡栗子坪村村民。15岁时,他因为患髋关节骨髓炎造成肢体二级残疾。妻子张仙桂,也因小时候意外烧伤导致肢体四级残疾。1995年9月,两名残疾人冲破世俗的偏见喜结连理。如今,他们已在风风雨雨中相互帮扶着走过了29个春秋。

“这两口子比我们正常人优秀得多,他们靠自己的双手,修了三层洋楼,开了超市,办了民宿,买了小汽车,将女儿培养成教师,一家人的生活让全村人羡慕不已!”走进栗子坪村,只要提起覃建波一家,村民们都竖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患重病九死一生

覃建波的少年时代是不幸的。1987年5月,年仅15岁、正在当地中学读初二的他不幸患上了髋关节骨髓炎,由于反复高烧不退,先后在多家医院住院治疗不见好转。当时,他全身僵硬,腰不能弯,双腿不能合拢,两腿间的距离居然有80厘米。为了治病,父母带着他到处求医,只要听说哪里的医生治疗骨髓炎有效果,就找上门去求医。

由于栗子坪山高路远,父母曾经也想砸锅卖铁将他送到石门县城的医院住院治疗,但因为他的腿张开合不拢,又不能走路,他们自制的担架太宽,加上他必须躺在担架上,搭班车连门都进不去,只得作罢。最后,父母怀着一线希望,将他抬到壶瓶山镇一家医院治疗,病情慢慢得到控制。每次住院,三个哥哥用担架抬着他步行几十公里,才能到达医院。

经过治疗,覃建波的命是保住了,但落下了终身残疾,因为腿张得太宽不能合拢,他连自家大门都过不了,乡里的木椅子他也坐不稳。他感到很苦恼,前途一片渺茫。这时,父母及三个兄弟,还有栗子坪村的乡亲们,给了他生活的信心,大家都鼓励他坚强地活下去。父亲给他做了一副拐杖,教他重新练习走路;邻居老医生覃士东为他进行后续治疗,让他生活能够自理。慢慢地,覃建波的脸上有了笑容,他恢复了生活的信心。

结姻缘共度人生

1992年,过完了20岁的生日,覃建波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大事着急。经过多方打听,他看上了同乡红鱼溪村的女孩张仙桂。张仙桂3岁时右手不慎烧伤,被评定为肢残四级。覃建波多次上门提亲,张仙桂的父母都不同意。这也难怪,覃建波是个残疾人,走路都不稳当,张仙桂也是残疾人,只有一只手能劳动,两名残疾人在一起能生活得好吗?

面对未来岳父母的反对,覃建波并不灰心,他隔三岔五就往岳父母家跑。虽然岳父母不给他好脸色看,不给他椅子坐,甚至在他家掀桌子表示不满,但覃建波却毫不气馁。凭着自己的文字功底好,他写下一封封情书,最终打动了张仙桂。张仙桂觉得覃建波虽然肢体残疾,但是为人诚实、心眼好、有追求,值得托付终身。1995年9月,两个年轻人不顾父母的反对,走到了一起。1996年,随着女儿的出生,岳父母慢慢接受了这个倔强的女婿。在后面的创业时期,岳父还借钱给女婿,支持他修房子办超市。

张仙桂勤劳贤惠,会持家。她带着孩子收废品,还种菜养猪。在自家山地不足的情况下,她到处找废弃的土地栽种红薯,每年养2头猪,杀一头自用,出售一头补贴家用。她还擅长做土家美食。每年春天,她上山摘蒿子,做成美味的蒿子粑粑;夏天时,她上山摘山胡椒、苦瓜蒌,做成各种可口的美食;秋天摘花椒、挖葛根、取蜂蜜;冬天打粑粑、做腊肉,这样一年下来,她能获得不菲的收入。2014年,她还考上驾照,购买了小车,一家人生活得有滋有味。

历艰辛创业有成

随着女儿的出生,覃建波总在思考:怎样才能养活一家人?虽然妻子勤劳本分,但作为一家之主,覃建波必须不断寻找赚钱的途径。

覃建波家地处公路边,他买来几百本连环画,摆在门板上用来出租,借阅一次5分钱。他还在栗子坪中心街摆摊,开展补鞋、补胎、修单车等业务,有时候还挑着袋子走村串户卖百货。因为读书时语文成绩较好,他还尝试着给乡广播站投稿,赚取微薄的稿费……这样辛辛苦苦攒了一点钱后,他在村中心街建了一间土砖房,注册成立了自食其力批发部。随着积蓄的增加,2010年,他另起炉灶,买下原栗子坪村粮食收购站的地皮,建起了4间3层、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的房子。

建房时,为了节省开支,覃建波做饭,妻子当小工,加上亲戚朋友的支援,一年的时间,耗资40多万元的新房终于完工了。房子装修好后,他们在一楼开办“青青园超市”,经营日常生活用品及副食品。他还开动脑筋,从事快递收发、医保社保及电费缴纳、小额取款和养老金取款等服务。近些年,随着罗坪乡乡村旅游的兴起,夫妻俩投入60多万元对二楼、三楼进行装修,开起了民宿,招待八方游客。

栗子坪村盛产茶叶,还有蜂蜜、葛粉、魔芋豆腐、土家腊肉等农产品,他利用电商平台帮乡亲们销售,每年销售收入达十多万元。结合超市宾馆等业务,夫妻俩年纯收入达10多万元。他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致富路,迎来了艳阳天。

现在的覃建波,感恩社会、感恩好的政策、感恩家人及好心人对他的帮助,他力所能及地回馈这个世界。他经常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汶川大地震,他为灾区人民捐款300元;长梯隘景区旅游开发,他捐了40件方便面;开挖安溪隧道,他捐款500元;兴建栗子坪教学点,他捐款1000元;他还连续两年为村老年协会捐款,为长梯隘村因为燃料烧伤住院的村民捐款…… 

夫妻俩勤劳善良,女儿覃士喜从小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成绩优异,没让父母操心。2018年,覃士喜从某师范院校毕业后,成了一名幼儿园教师。2023年12月底,女儿和志同道合的男朋友结婚,一家人正在迎接小生命的到来。

“很多残疾人都有动手能力,自食其力根本没有问题。只要勤劳肯干,生活一定不比别人差。”覃建波说,眼下的目标,就是借助自己的快递平台,把栗子坪村的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编辑:刘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