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14年考入清华大学的廖青曾是全国英语创新大赛季军;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的姚刚高考理科裸分全省第四;2016年考入北京大学的龚敏学高中曾是学校学生会主席;2018年考入清华大学的郑舒文曾是常德芷兰实验学校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2020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张文康文学素养非常高;2021年考入北京大学的罗方妤高中曾是学校学生会主席;2021年周相辰以文化分全国第二、湖南第一的优势成为空军航空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培养的“双学籍”飞行学员;2022年,黄韵霏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细数常德芷兰实验学校近几年的优秀毕业生,个个全面发展、才艺突出、社会责任感强。他们的优秀品质是如何炼成的?可以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答案。
丁成有容:校园生活精彩有趣
常德日报记者 黄云霞 见习记者 涂怡 通讯员 王昕文/图
“这有什么好激动的呀?意料之中嘛!”
“你看看你的高考分数是多少?”
“没有成绩,只显示全省前20名。”
这是6月25日,常德日报视频号发的一则“常德女生高考成绩被‘屏蔽’”短视频中一对母女的对话,短短几个小时,该短视频有135.9万人浏览。视频中,说查分不激动的女生叫丁成有容,来自常德芷兰实验学校高2008班。回忆起在这里度过的12年时光,她说,非常难忘,非常精彩。
丁成有容个子高挑,面容清秀,非常健谈。她自嘲小时候很调皮,还和人干过架,成绩并没有在班级前列,但她知道对的时间要干对的事,小学就是要学得快乐,玩得开心。“家里有很多书,父母经常看,我是受他们的影响。”丁成有容从小就很喜欢阅读,她说,常德芷兰实验学校的小学课程很丰富,有很多活动课,如吹笛子、弹古筝、唱京戏等,可以充分发展兴趣爱好与特长。她坦言,上初三时才将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全力以赴迎中考的日子非常充实,也为高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紧张而不失有趣的高中生活让丁成有容难忘,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品质让她的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列。她笑言,学习上没什么特别,有趣的故事更值得分享。高一时,原本是为了完成语文老师的命题作文,可一不小心就写了一部小小说,还获得了“北大培文杯青少年写作大赛”全国二等奖。丁成有容高一时还为学校新年晚会排练了话剧,并主动承担了编剧和导演的工作。她说,改编《茶馆》的过程很开心,班上同学全员参与,排练节目的同时还要准备月考,大家只能争分夺秒,这种创作与参演的快乐让她终身难忘。
“她爱哭爱笑,做事果断、有责任感,内心柔软很懂得感恩。”班主任袁森这样评价她。高二时,丁成有容担任了班长,这意味着她既要搞好自己的学习,又要协助老师处理班级事务。袁森给了丁成有容很多鼓励,指导她如何借用集体的智慧管理班级,提升班级凝聚力。
高中学业是有些紧张的,袁森告诉记者,学校组织的登山远足、拔河等一系列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放松和快乐。丁成有容说,高三的在校生活不全是书山题海,还有很多惊喜和感动:去年校运会,同学周骏锋拿下3000米长跑项目冠军后,全班同学为他鼓掌,每人都在小卡片上写祝福语,还说要给冠军量身定制金牌;一次主题班会上,班主任特意买了一个双层粉色蛋糕,让大家为高考考上理想大学许愿;拔河时,同学们主动请缨,一鼓作气,把绳子都拽断了;大雪纷飞后,同学们一起跑进白茫茫的操场上留影,开心撒欢……
7月1日,丁成有容和同学们相约来到学校拍短视频,给学弟学妹送祝福,期待他们在常德芷兰实验学校这个有爱的大家庭里收获成长,提升能力与综合素养。
郑舒文:艺术滋养了我
常德日报记者 黄云霞 通讯员 王昕
13岁赴欧洲演奏小提琴获金奖,14岁上央视“汉听大会”当词霸,初、高中在常德芷兰实验学校交响乐团任首席小提琴手,高考前参加清华大学高水平艺术团考试获60分加分优惠,但最终凭借理科裸分697被清华大学录取......这是郑舒文在常德芷兰实验学校就读期间的成长历程。郑舒文说,在常德芷兰实验学校的6年时光,不光是学知识、提升能力,还有艺术的滋养。
“她最好的特质就是对自我有非常清晰的认知,学习踏实,心理素质好,艺术素养高。”高中教了郑舒文三年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吴芬芳这样评价道。在她的印象里,留娃娃头的郑舒文总是微笑的,如邻家女孩般亲切,学习能力强,目标也非常明确。妈妈丁莉华介绍,要上清华大学的目标郑舒文从小就有,但她并没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6岁学小提琴,之后就没有间断过,即使到了高三,她也会抽出时间练琴。自初中起就加入学校交响乐团,每年学校的新年音乐会、芷兰好声音,她都会参与演出。
2018年1月,郑舒文参加了清华大学高水平艺术团考试,考试既有文化测试,又有专业考核,还是与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手一同较量,心态平和的郑舒文准备充分,顺利通过,获得了当年高考低于投档线60分录取的优惠,享受这一优惠的考生全国仅3人,湖南省只有她一个人。但很快郑舒文就冷静下来,说这只是证明她具备了加入清华大学高水平艺术团的条件,还是要凭实力考入清华大学。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郑舒文踏踏实实搞学习,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高考以优异的成绩圆了自己的清华梦。
进入大学后,郑舒文加入清华大学高水平艺术团,大四那年,她如愿成为首席小提琴手,继续享受艺术的滋养。去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成功保研清华大学,她感叹,学习不是全部,艺术点亮了她的生活,她希望有更多优秀学子来芷兰园书写青春,绽放精彩。
周相辰:目标坚定后的勇往直前
常德日报记者 黄云霞 通讯员 王昕 文/图
开朗的性格,阳光的外表,强健的体魄是常德芷兰实验学校优秀毕业生周相辰留给人的第一印象,2021年,他以文化分全国第二、湖南第一的优势被录取为空军航空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培养的“双学籍”飞行学员。谈及12年中在这里学习的感受,他不假思索地说:“老师很敬业,活动很丰富,学习氛围好,只要目标坚定,心怀梦想,就一定有实现的那一天。”
年级主任简干说,周相辰向梦想冲刺是在高中以后,招飞初检合格让他的目标更明确了,学习锻炼两不误,老师以“会诊”的方式对他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文化成绩突飞猛进,高三第二学期,稳定在年级前列。“高考成绩优异在我们预料中,招飞体检程序复杂,要求非常严苛,他很顺利地就通过了,这得益于他平时的锻炼和坚强的意志。”得知孩子圆梦蓝天,妈妈为他感到高兴,拿到录取通知书时,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儿子,我把你上交国家了,希望你用聪慧的头脑和强健的体魄报效祖国,愿你早日驰骋蓝天。”周妈妈坦言,儿子上大学后,回家的机会少了,他们交流的次数也不多,但她深感自豪。周妈妈感谢学校对儿子的用心培育,希望他勇往直前,越飞越高,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