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常德 > 正文
只是当时已惘然
时间:2022-08-24
来源:尚一网
编辑:祝嘉锶
作者:王锐
分享到:

    ■王锐

    隐匿在一罐白水青菜汤后面的制作过程可以是工序复杂的、时间冗长的、食材昂贵的、用心守护的,味道自然是无比鲜美的;也可以是工序简单的、时间极短的、食材便宜的、随意炖煮的,味道当然是随处可见的。

    潘向黎短篇小说《白水青菜》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阅读该书的过程,撇开故事情节不谈,仅跟着作者笔下文字的流淌,读者味蕾感受到的这一罐白水青菜汤,无疑也是坐了一趟“过山车”——从复杂抵达淡然。这既是一罐汤的变化,更是这罐汤的制作者用心用情的改变。

    小说《白水青菜》的故事较为简单:一对从大学开始初恋,然后把爱、性、婚姻一锅煮的年轻夫妻,因丈夫在生意场上风生水起,妻子便辞去老师职位回归家庭成了全职太太。为了丈夫的身体健康,无论丈夫回家多晚,或是否回家,妻子每天都会花上数小时用心慢火去炖一罐白水青菜汤。一段时日后夫妻生活落入小说的既定范式——丈夫外面有了年轻漂亮的情人,甚至不再归家。丈夫与情人的新生活新鲜而浓烈,却在日常吃饭问题上犯了愁,丈夫心里可以不再有妻子的位置,但妻子炖制的白水青菜汤却无法被身体的习惯需要绕开。吃饭问题作为人生存最根本的问题成为了横亘在丈夫与情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当情人了解到妻子在一罐汤上是如此用心后,她决定退出,丈夫也回归家庭来到了熟悉又有些陌生的餐桌旁等候着那一罐心里挥之不去的汤。炖汤的罐还是那个罐,白水青菜汤还是那个白水青菜汤,只是过去汤的味道不复存在,眼下的这罐汤和过去的那罐汤味道已经完全两样。就像小说中叙述的,妻子还是那个妻子,只是已不是过去那个一心守着一罐汤、全身心守着一个人的妻子了。本就是老师的妻子,已经找到了烹饪老师的工作。

    白水青菜既是小说的标题,更是小说的道具以及推动故事发展的动力,想必读者和我一样对前后两罐汤尤其是第一罐汤的制作方式格外好奇。妻子精心炖制的白水青菜汤是这样的,“要准备好多东西。上好的排骨,金华火腿,苏北草鸡,太湖活虾,莫干山的笋,哈蜊,蘑菇,有螃蟹的时候加上一只阳澄湖的螃蟹,一切二,这些东西统统放进瓦罐,用慢火炖三四个钟头,水一次加足,不要放盐,不要放任何调料。好了以后,把那些东西都捞出去,一点碎屑都不要留。等到要吃了,再把豆腐和青菜放下去。这些东西顺便能把油吸掉。”这是妻子在丈夫情人主动上门询问白水青菜汤制作方式时的平静回答。

    当然,也可以是这样的,“白水青菜,就是这样的。你要它什么味道?”这是丈夫回归家庭后对汤的味道产生疑问后的有力反问。后者汤的做法作者无需详细描述大家都明白,就是将油、盐、青菜一锅煮就是了。

    小说中的丈夫太过自信、自我,缺乏对妻子的重视。他一直以为那罐如此美味的汤是妻子极为简单和极为随意就可以制作出来的。他忽视了妻子那一份隐藏在白水青菜汤底的深情,自然也会受到一罐汤的小小“惩戒”。

    夫妻之间的关系就像“人”字的造形,两个人相互依偎、相互尊重、相互鼓励、并肩奋斗、相携而行,彼此在思想上、情感上、关系上没有高低之分,更无强弱之别,只有分工不同。只有共同把“人”字撑起来,才能让一个家庭变得越来越美好。而家庭作为组成社会的细胞,也只有在千千万万夫妻关系相濡以沫、平淡相守的基础上,才会真正构建起社会稳定的基石。小说《白水青菜》可能还要表达的,就是任何时间任何人都不能迷失自我,我想这就是小说《白水青菜》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