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航拍、剪辑:冯顺前)
□尚一网记者 杨晟 通讯员 元俊
3月23日,迎着久违的阳光,伴着一路的花香,记者第三次来到临澧县望城街道桂花村。
相比于上一次,入村的主干道加宽完工,通组道路完成,火烧湾幸福屋场、黄花鱼养殖基地、稻虾养殖基地逐一建成……这一切仅仅是半年内的变化,犹如开出的一朵朵“幸福花”,在这阳春三月里,馥郁飘香。
火烧湾幸福屋场。 冯顺前 摄
去年年底,桂花村村党总支书记徐敏算了算全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流转费+2.5万元青蒿产业收益+10万元经济合作社农产品销售利润,合计14万元,比前一年翻了10倍。
徐敏说,这些成效必须归功到市派驻桂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头上,但是工作队带给村里的不仅是收入,更是充满希望的未来。听到这话,市派驻桂花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冯琪智会心一笑,说:“这半年多来,工作队的努力真正值了。”
因地制宜选产业
不在大而在于精
“产业如何选?”这是去年5月份,冯琪智和队友们到达村里后第一个要思考的问题。
桂花村虽离临澧县县城不到10公里,但是一个典型的丘陵村,全村面积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43亩。“我们第一次下组去调研,看到一些田地在丘岗上,人难得走过去,水引不上去,更别说把机械开过去了。”冯琪智说,地坚决不能荒,他们要寻找适合桂花村的特色产业。
青蒿育苗。 冯顺前 摄
四处考察后,他们把眼光瞄准了青蒿。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生产“青蒿素”的原材料,它适宜生长在路边、山谷等地。“好照料且销路也不错,”工作队决定让村集体先种一块45亩的试验地,慢慢来,并且全是挑选的一些实用度不大的地块。
成功了!去年年底,村集体光靠青蒿这一项就营收5万多元,纯利润2.5万元。“今年我们计划实施300亩青蒿种植,现在正在育苗,清明节后实施,10月中旬收割,预计今年可获利15万元。”冯琪智兴奋地说道。
“临澧黄花鱼”早在2014年时,就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而且村民也一直有养殖黄花鱼的习惯。工作队认为,黄花鱼是村里的“宝贝”,必须好好运用。去年12月,他们开始打造黄花鱼养殖基地,预计2023年产值达到20万元。“走,我带你们去黄花鱼养殖基地瞧瞧!”冯琪智发出邀请。
基地里,小广场依水而建,220亩成片的水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岸边是一条铺着石砖的小道,一旁种上了几棵桃树,春风拂过,让人心旷神怡。
“这条小道铺到一半,预算不够了,等今年水面赚钱了,继续铺。”冯琪智一边笑着一边给我们翻看着改造前的照片,他说,建成后才发现,原来最大的成就感是把岸边的成年垃圾彻底清除了,从前一块无人靠近的地却成了美景。
激活村集体“内生动力”
不在有而在于“活”
“徐师傅,到屋里没?”“来哒!”跟着工作队,我们来到桂花村“酿酒大王”徐远玉的家。去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帮他销售了近700斤土酒,获利1.4万元,现在正处淡季,他自己拿出了一点钱,抓紧完善发酵池和蒸酒灶。他告诉记者,生活有奔头,干事也起劲了。
农特产品展示厅。 杨晟 摄
去年9月1日,桂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收到第一笔货款,这个“沉睡”许久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被“激活“。驻村后,工作队走访发现,村民们自家产的一些农产品很不错,例如土鸡蛋、土酒、干辣椒、干茄子等,有些村民会自己运到县城去卖,但遇到需要开票的客户,就接不了单了。自2019年,经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成员认证、清产核资,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但是合作社却一直没有被“激活”。
农户拖货上街卖是个人行为,通过经济合作社销售则是市场行为,要想把桂花村土特产真正的销售出去,必须有个好平台,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多次开会协商,决定把两者合二为一,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为老百姓增收。
同时,为农产品穿上“新衣”,为土鸡蛋设计标有“妈妈说,好孩子要远离坏蛋”等有趣文案包装盒,为粮食酒取名“阡陌”“楚大夫”。工作队与临澧县税务局积极对接,以“桂花村经济合作社”名义开出“农副产品”增值税普通发票。让人眼前一亮的桂花村农特产品也受到了市场的青睐,2021年,全年实现农产品销售15万元。
花钱花在“刀刃上”
不在“面子”在于“里子”
项目资金、集体经济收入,用在哪里?怎么用?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干部们都显得异常谨慎,他们认为,花钱得花在“刀刃上”。
幸福屋场里的欢乐儿童。 杨晟 摄
在村里建一个幸福屋场,这是工作队乡村振兴规划里重要的一项。为此,工作队们深入村组走访、开屋场会,听民意。他们发现,火烧湾周边近50户农户对修建幸福屋场的意愿很强烈,大家纷纷表示,只要是落户他们那里,该让地的让地,该参与的参与,绝不讲条件。
这个举动让冯琪智很受鼓舞,火烧湾位于桂花村南部丘陵的一个山湾中,原本不是工作队的第一选择,但是民风好,一旦把幸福屋场建在那,对日后的管护有帮助,也能起到乡风文明的示范作用。
采访当天,记者来到火烧湾幸福屋场时,已近黄昏。村民们纷纷出来活动,村民金为民两口子正在堰塘旁的护坡上扯着杂草,他们说,闲来没事就活动活动;58岁的五保户徐尊海在器械区锻炼着身体,他说,村里一直要他去敬老院生活,但是他舍不得走;留守儿童乐乐在滑滑梯上玩耍,爷爷坐在一旁的秋千上看着她娃,爷孙俩笑声不断;凉亭里、长椅上,村民们悠闲地聊着天。
2021年至今,桂花村完成村主道拓宽1.6公里,通组公路900米,完成1.7公里生产用电线路改造,农村改厕36户,添置路灯25盏……
"花"香馥郁,幸福而美好的气息正在全村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