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常德 > 正文
蒋翊武
时间:2014-07-06
编辑:编辑7
分享到:

个人生平

蒋翊武(1884—1913),汉族,湖南澧州(今澧县)人。原名保襄,亦作保湘,字伯夔。辛亥革命前夕曾任武汉文学社社长,主办《大江报》等报刊。1913年,蒋翊武在广西进行反对袁世凯的活动时,被亲袁的广西军阀逮捕并杀害。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民主革命活动家、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被孙中山誉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

主要贡献

蒋翊武是文学社的创始人和领袖。

蒋翊武为中国民主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坚持舆论造势,积极宣扬民主革命的思想,曾先后参与或主办过《竞业旬报》、《商务报》、《大江报》、《民心报》等,反映出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借公开鼓吹“大乱”,大掀革命狂澜;他积极运动新军,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他在主持振武学社和文学社时,便把运动新军作为主要工作,为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积蓄力量,作好充分的组织准备;他寻求联合壮大革命同盟,始终把寻求革命团体的联合作为壮大革命队伍,取得革命成功的必要途径;他紧紧追随孙中山,誓死捍卫民主共和,始终以推翻满清建立民国为宗旨,奉孙中山三民主义相号召。

个人作品

1913年临刑前,蒋翊武写了四首绝命诗(也有说其实合为一首)。

其一

当年豪气今何在?如此江山怒不平。

嗟我寂冤终无了,空留弩剑作寒鸣。

其二

只知离乱逢真友,谁识他乡是故乡?

从此情丝牵未断,忍余红泪对残阳。

其三

痛我当年何昧昧?只知相友不相知;

而今相识有如此,满载仁声长相思。

其四

斩断尘根感晚秋,中原无主倍增愁!

是谁支得江山住?只有余哀逐水流。

人物评价

1916年,谢春轩曾作挽联多副,其中一联写道:“立功在楚北,殉节在粤西,推翻专制,拥护共和,英雄成败均千古;奋迹于涔阳,首丘于岳麓,昔年欢迎,今日追悼,故乡风云又一时。”[

孙中山高度评价蒋翊武为“辛亥武昌发难,以公功为冠”, 并称蒋翊武为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