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彭进军 通讯员 王羽纯 李威 文/图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武陵区丹洲乡楠木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建活动。6月30日,由常德市4名选调生组成的“有村传媒宣讲团”走进楠木村,通过“理论宣讲+实地调研”的形式,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
宣讲团成员宣传党的精神
在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场沉浸式微党课正在热烈进行。选调生们结合自身经历,围绕新时代党员责任担当、作风建设等主题展开生动宣讲。活动现场,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铿锵誓言回荡在会场;作风建设微党课通过典型案例剖析,深入浅出地解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党龄50年的老党员接过纪念勋章时,银发间的勋章闪耀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光芒。“要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选调生代表的发言道出了此次活动的深意。
微党课结束后,宣讲团成员跟随村支书走进村办桃园产业基地,实地调研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 楠木模式”。在一号桃园基地,“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双轨协同运营模式引人注目,专业经营团队的引入让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三号基地则采用合作社自主经营,党员技术骨干与农户结对子,从品种改良到电商销售全程指导。基地里的红色直播间,村支书带头当主播,党员示范岗轮流上阵,黄桃品牌通过直播带货销量节节攀升。“从汉服短视频引流到现场采摘直播,桃园成了我们的演播厅。”村支书的介绍让选调生们连连赞叹。
宣讲团成员在村桃园基地里调研
夕阳西下,选调生们的调研笔记已写满收获。这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让党建理论化作了枝头沉甸甸的果实、直播间里此起彼伏的订单提示音,展现出乡村振兴的“青春方程式”。当年轻干部的创新思维遇见老党员的坚守传承,当理论宣讲碰撞产业实践,红色基因正在这片沃土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