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曾妮 通讯员 李晨依 文/图
围绕第24个全国“安全生产月”,常德市住建局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行动号角,创新构建“党建红+安全蓝”双引擎驱动模式。一支支党员先锋队奔赴工地、社区、工厂,将安全理念深植行业肌理,让应急技能扎根群众心田,推动安全生产从“被动要求”向“主动担当”转变。
强基铸魂 以学促干开新局
6月10日,一场聚焦住建领域“神经末梢”的培训启动。全市安全生产信息员齐聚一堂,通过部级专家直播课堂,为行业安全管理注入源头活水。从法规解读到风险预判,从案例剖析到系统操作,这场“强基赋能”集训,让信息员带着满载知识的“工具箱”奔赴监管一线。理论的火种迅速点燃实践的火炬。
6月12日,“湖滨华庭”项目工地党旗猎猎,市质安站与市住建局机关第二党支部的党员们,将主题党日搬到钢筋水泥之间。他们创新实践“三位一体”模式:理论学习环节,党员们重温安全责任使命,强化担当;实践关怀中,他们为工人送去防暑物资,传递组织温暖;开门整改时,现场听取并梳理20余条施工安全建议,推动作风与安全管理同步提升。
汗水浸透的工装上,闪亮的党员徽章与安全帽交相辉映,共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红色安全堤坝”。
多维渗透 安全基因深植民心
全防线需要全民共筑。6月13日,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党员走进防空防灾宣教馆。轰鸣的防空警报、震颤的地震平台,让抽象的安全知识变得可感可触。“原来黄金逃生时间只有12秒。”党员干部们在逼真地模拟逃生后纷纷感慨。这场“视听触”立体宣教,催生出一批“吹哨人”——归队后,他们立即行动,深入住保领域排查隐患,成功整改老旧小区消防通道堵塞等问题37处。
同一天,紫缘桥畔上演了一场“护桥行动”。市城市桥梁事务中心党员兵分三路:技术组骨干现场督导,确保200米防抛网精准安装,有效阻断高空坠物风险;巡查组优化桥梁日常巡查养护流程,提升健康监测快反机制效能;宣导组在桥头驻点,党员志愿者耐心劝导不文明行为,发放100份《文明过桥公约》。烈日下,志愿者背后“安全守护者”的标识,成为市民眼中最安心的风景线。
直抵末梢 安全服务零距离
6月16日,河街春秋广场摇身变为热闹的“安全集市”。市燃气事务中心的党员干部们搭起燃气安全咨询台,“蓝焰卫士”现场演示管道泄漏应急处置流程;市住建局桃花源分局的党员干部手持房屋安全宣传手册,用通俗语言向居民讲解房屋发生安全隐患的征兆。
“以前觉得燃气阀关不关无所谓,今天才知道这是‘定时炸弹’。”市民张大爷紧攥宣传册,连连感叹。短短3小时活动,党员干部们接待群众咨询超300人次,将安全的种子精准播撒在街头巷尾。
同一天,柳叶湖污水处理厂内,“查找身边安全隐患”有限空间应急演练正紧张进行:鼓风机持续轰鸣,井下强制通风30分钟确保空气流通;检测仪红灯闪烁,工作人员手持四合一气体检测仪进行无死角多点监测;警报响起,救援组迅疾突进,仅用3分钟便将模拟“窒息”人员成功救出。这场由市海绵中心联动组织的实战演练,让现场观摩的水务企业代表屏息凝神。每个步骤都关乎生命线,当主题党日活动遇上专业救援,“我要安全”的信念在严谨的操作与流淌的汗水中淬炼成钢。
实战砺剑 应急能力大练兵
安全警钟长鸣不息。6月19日,市产权事务中心警示教育现场鸦雀无声。查找身边的隐患专题片中,因未系安全绳高空坠亡的工人、因燃气泄漏瞬间爆炸的厨房……血淋淋的画面直击心灵。“一根烟头能毁一栋楼,一次麻痹能毁一个家。”该中心相关负责人总结的话语振聋发聩,将“隐患即事故”的理念深深植入每位干部职工心中。
6月25日,高新区中铁城建项目工地。在120余名行业代表的注视下,一场聚焦夏季安全生产的大练兵震撼上演:防触电演练现场,电工精准瞬间切断电源,救援组心肺复苏操作一气呵成;防高坠实战环节,速降救援装置高效运转;消防技能对抗赛中,党员突击队员争分夺秒完成专业装备穿戴比拼。硝烟未散,承载关怀的清凉物资已及时送至一线工人手中。这场“演练+慰问”的组合拳,既全面检验了参建单位的应急处置硬实力,更生动彰显了城市治理的温度与担当。
党旗所指,安全所向。常德市住建局以“安全生产月”为起点,将党员先锋队的旗帜深深插遍住建领域每个角落:在培训课堂上,知识赋能不断夯实安全根基;在项目工地里,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消除隐患;于城市桥梁间,精细守护着市民的每一步出行;在街道、社区里,实用的安全知识飞入千家万户;在污水处理厂,实战演练持续磨砺应急精兵。
市住建局将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双螺旋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日常巡查+专项治理+智慧监管”三位一体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让安全发展的基石永远稳固,为常德筑牢最坚实、最温暖的生命防线。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