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曾玉英 文/图
当下正是冬瓜生长的关键期。在安乡县三岔河镇长明村,村民们正抢抓农时,穿梭在冬瓜种植基地,忙着搭架、绑扎、施肥,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走进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农忙图景,连片的田垄上,一排排黑皮冬瓜苗青翠欲滴、长势喜人。田垄间,村民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的手持扎带,熟练地将竹竿绑成稳固的三脚支架,为冬瓜藤蔓攀爬引蔓筑牢根基;有的提着桶子,为冬瓜植株播撒提苗肥;还有的在给冬瓜套绳子,防止因冬瓜过重掉落在地上……
“今年,我的冬瓜基地种植总面积10余亩,产量在10万公斤左右,种冬瓜的纯收入大约在7万元。”冬瓜种植户余宝武站在地里开心地说。余宝武是长明村的冬瓜种植能手,十几年的冬瓜种植经验为他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种植技术也日渐成熟。当前,基地里的早熟冬瓜已长到10公斤左右,再过半个月就可以收获,迟熟冬瓜正在爬蔓扬花,预计中秋节前后可以采收。
余宝武今年62岁,他的10亩冬瓜地,5亩早熟、5亩迟熟,全靠夫妻俩辛勤耕耘。为防止干旱,今年他还安装了滴灌设施。
对于冬瓜的销售问题,余宝武丝毫不担心。通过多年的种植,余宝武已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并与众多客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的销售模式非常直接,产地采摘后立即调车发货,客户直接打款,完全不用担心滞销的问题。”余宝武表示。
余宝武种的冬瓜叫罗洲冬瓜,作为农业农村部公示的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罗洲冬瓜体形呈长圆柱形,皮色墨绿光亮、肉质嫩滑、口感舒适,于1997年经三岔河镇罗洲村村民引种,主栽品种为墨宝、卓艺、墨地龙等。2008年起,罗洲冬瓜远销韩国,2010年成为广州亚运会特供蔬菜,2013年在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评选活动中荣获“中国具有影响力合作社产品品牌大奖”。
在长明村,除了余宝武,周边还有几十个农户种植冬瓜,全村冬瓜的种植总面积达到500多亩。冬瓜收获后,下半年还可以种植芥菜、油菜等增加综合收入。
长明村村两委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通过种植引领示范,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冬瓜种植的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实现持续增收的目标。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