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夜空亮起“智慧之眼” 湖南德力首次应用无人机照明破夜障
时间:2025-06-17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蔡文龙 通讯员 张荣 杨蕾 卢姣 文/图 6月16日凌晨,万籁俱寂。在跨越重要交通干线和三条铁路的110千伏铁龙线、高龙线-T龙线通信光缆“三跨”区段拆除现场,一片由系留无人机投射的明亮光域,划破了沉沉夜幕。湖南德力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信通技术分公司在此次关键作业中,首次亮出“黑科技”——成功应用系留无人机进行夜间照明辅助检修。

无人机夜间照明

此次拆除作业区域特殊,跨越交通繁忙要道与三条铁路干线。铁路运输节奏快,“窗口期”紧张且多变。为确保万无一失,湖南德力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信通技术分公司主动作为,协同主业信通、调控中心及市公司安监部,多方奔走,与交通、铁路部门反复沟通协调,最终将作业时间精准锁定在凌晨铁路停运的宝贵间隙。然而,时间紧、任务重,传统的夜间检修依赖人工照明,作业人员视野受限、安全风险高、效率难以提升,成为摆在面前的现实难题。

此刻,升空的系留无人机成为破题关键。它搭载高亮度、广覆盖的专业照明设备,如同在夜空中点亮了一盏“智慧之眼”。配合高清摄像头与智能控制系统,作业区域内的通信线路、杆塔、光缆瞬间“纤毫毕现”,实现了复杂环境下的全方位、无死角照明监控。长久困扰夜间检修的“看不清”痛点,被科技之光彻底驱散。

“人机协同”模式下,作业人员正有序地进行光缆拆除工作

灯光映照下,施工人员操作更精准、配合更默契,整个拆除作业紧张有序、安全高效。经现场验证,此项技术的应用使整体施工效率提升超过30%。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此次施工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它不仅大幅提升了在极端天气、深夜等特殊场景下的检修效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人机协同”模式,显著降低了人员登高、野外作业的安全风险,为保障常德电网通信“神经”的安全稳定运行,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科技屏障。

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深化无人机技术在电力通信领域的创新应用,积极研发更多智能化、集成化解决方案,全力推动常德电力通信运维向数字化、智慧化加速迈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可靠、更智能的电力通信支撑。

编辑: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