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粟钰 丁时慧 文/图 6月11日下午,常德市AI河小青志愿服务活动在常德市青少年教育活动发展中心热闹开启。共青团常德市委联合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市河小青行动中心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生态保护实践深度融合,带领青少年用创意与行动为母亲河“添彩”,用科技为志愿服务赋能。
机器狗表演
随着“哒哒”的脚步声,一台造型灵动的机器狗率先在行动中心展厅登场,它时而摇头摆尾,时而跟随讲解员跳舞,瞬间吸引在场青少年目光,并和志愿者一起带领来自常德市五所中小学校的学生代表参观市河小青行动中心展厅,通过图文、模型与互动问答,生动讲述着科技如何助力河流保护。
参观常德市河小青行动中心
随后,“河小青博物课”正式开讲。河小青代表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护河故事”;AI河小青现场演示人型机器人;AI河小青导师则从学科视角切入,为孩子们揭开“护河”的科学密码;常德芷兰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梁文星向大家讲解了自己的科创作品——家用绿色有机肥料制备机。
最热烈的当属现场互动环节。“如何用AI识别河道漂浮物?”“我们能为护河做些什么?”面对孩子们的提问,AI河小青项目合伙人逐一解答。
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课程结束后,一行人步行至白马湖公园穿紫河畔,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河小青志愿者带领同学们手持夹钳、垃圾袋,分组清理草丛中的塑料瓶、烟蒂。“今天不仅学到了科学护河知识,还清理了河道,以后我要经常参加护河活动!”一名参与活动的学生说道。
从展厅到河畔,从理论到实践,这场活动用科技为公益“加码”,用青春为护河“添色”。据悉,团市委将持续开展此类“科技+公益”青年志愿服务活动,鼓励更多青少年加入“河小青”队伍,为建设美丽常德贡献青春力量。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