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一位耄耋老人的“抗战情结”
时间:2025-06-10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胡秋菊 文/图

6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武陵区委党校宿舍,在一套陈旧的三居室内见到了86岁的罗月明。他正在伏案修改电视剧本《浩气悲歌——中日常德战场揭秘》。

罗月明正在修改剧本

罗月明家中史料书籍摆得满满当当

见到记者到来,罗月明非常高兴。他介绍,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近日,他决定将20多年前创作的电视剧本《浩气悲歌——中日常德战场揭秘》进行第4次修改,目前正在创作中。

罗月明1939年出生于常德市城区,家中靠做小生意维持生计。1941年,日本飞机在常德城狂轰滥炸,城里一些百姓纷纷奔向马木桥出北门躲避。母亲抱着2岁多的罗月明跑向马木桥附近一个防空洞,里面已经挤满人,母亲苦苦哀求也不让进,只好躲到不远处的堤旁。突然一声巨响,防空洞被炸塌了,惊吓不已的母子俩躲过了一劫。
1944年初,在沅陵逃难的罗家人回到常德。幼小的罗月明眼中的常德已面目全非,房屋垮塌、尸横遍野,十分凄惨。乡亲们说起常德会战,无一不对守军余程万率领的“虎贲”之师竖起大拇指称赞,罗月明心中的抗战情结深深扎根。
从湖南师范大学毕业后,罗月明在外地工作,后调回常德市,被聘为武陵区委党校副教授。回到家乡后的罗月明着手系统搜集资料,采访亲历者,写出17万字的《孤城血拼——常德会战始末》。1993年12月11日,常德召开纪念常德会战50周年座谈会,并为《孤城血拼——常德会战始末》一书举行首发式,一时好评如潮。
罗月明从未停止创作,2001年,他正式提笔创作常德会战电视剧本《浩气悲歌——中日常德战场揭秘》,前后经历3次修改,2004年,一部反映常德会战悲壮故事的24集电视剧剧本出炉了。该剧本近50万字,以忠于史料的文笔,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情节,串联成一幅幅历史写照的画面,并以此缅怀英烈,凭吊忠魂。20多年来,罗月明多方联络,但因种种原因,这部耗费他大量心血的作品未曾开拍或出版。
在罗月明家中,摆放着他搜集的大量史料书籍。如今,他虽年事已高,但思维敏捷,头脑清醒,仍坚持每天创作4个小时,其中大部分作品与抗战有关。
“常德人民在抗战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们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在常德会战中,为国献身的广大军民,他们用生命书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的颂歌。我们要发扬光荣的爱国主义精神!要坚定不移地爱祖国、爱人民,把我们共同的家园常德建设好!”罗月明说,这是他创作的初衷,也是他笔耕不辍,留给后代的精神财富。

相关链接:

常德会战发生于1943年11月至12月,是侵华日军与中国军队在常德地区进行的会战。在这场战役中,日军纠集10多万人的兵力企图攻占常德,但最终在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下,日军未能实现其战略目标。常德会战十分惨烈,守城的8000名“虎贲”将士大多阵亡。常德会战作为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重要战役之一,是中国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壮丽篇章。

编辑: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