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常德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想创业?先听创业导师详解“生存法则”
时间:2025-06-10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姚懿容 文/图

六月的校园弥漫着离别的气息与创业的热情。面对未知的商海,毕业生们满怀憧憬又深感迷茫。近日,常德5位资深创业导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针对大学生创客最揪心的问题,提出实战解决方案。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

“‘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在选择创业项目时,大学生要克服什么都想做的冲动,尽量考虑与自己知识技能相关的、熟悉的行业,或是有相关人脉、资源的行业,不要轻易换赛道。”湖南省大学生创业导师、湖南文理学院文史与法学学院副教授肖明清认为,创业不能随心所欲,要认清自己、认清别人。“在选定项目之前,不妨打开淘宝、拼多多等平台看看,你的产品是否有特色、有竞争力,和同行相比,你在服务和产品价格、质量上是否有优势,要给客户一个买你产品的理由。”

省级创业服务专家咨询团成员、武陵区创业协会会长吴雄凯也认为,创业初期项目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行业相对比较容易成功;凭空想的点子,可能会因缺乏前期市场调查等原因而导致失败。“要结合自身情况与资源进行风险评估,设定目标、制定预案,避免一开始就陷入错误方向。”针对创业前的市场调查,吴雄凯也给出建议:要定位项目,到相关企业工作一段时间,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或是打入行业圈子,了解相关企业及该行业发展的真实情况。

“大学生创业,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在学校完成了相关知识和经验积累,并且能快速得到市场认可的项目。”湖南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常德市巾帼创业就业促进会会长陈梅表示,落地且看得到效果的项目让大学生创客更有信心坚持下去。

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把脉问诊”

创业初期最常遇到哪些挑战?容易忽视哪些关键问题?

“没有方向,不知道能干什么。想法脱离实际,没办法落地。”省级创业服务专家咨询团成员、常德市首届大学生创业服务导师叶庆庆道出大学生创业初期最常遇到的问题。

肖明清认为,大学生在学校学的知识与在社会上运用的不一样,会有心理落差;另外,本身创业经验不足、人脉不多、资金不够、对创业困难预计不足等,都是大学生创业会遇到的挑战。他分享了一个案例,有几名大学生创业做枕头、包包等文创产品,她们认为自己投入了大量心血,努力将产品做到尽善尽美,所以将售价定得较高。但打开淘宝一看,流水线生产的文创产品卖得很便宜。“客户为什么要买你的高价产品?市场是很残酷的。”

在给大学生创业项目“问诊”过程中,吴雄凯发现,大学生创客往往在项目上研究较多,却忽略了法律风险、管理漏洞等关键问题,对风险评估不足,“后期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团队散伙等。”

省级创业服务专家咨询团成员、常德市创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征磊认为,大学生创业面临4大挑战:严重缺乏社会经验。缺乏基本的创业逻辑、商业思维和社会资源。抗打击和抗挫折能力差。试错成本较高。“大学生创业需冷静入场,要先衡量好,自己能不能承受失败、为结果买单。”

怎样建好创业团队?

“团队的建立要从3个维度去考虑。”肖明清说,一个团队,需要聚集3类人:对市场有敏锐观察力、能够迎合并引领市场的人;懂技术、懂研发的人;有综合协调能力的人。

陈梅认为,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大多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在组建团队时应达到“1+1>2”的效果。“团队成员要与你有相同的奋斗方向,具备你不具备的优势,也就是互补,技术、运营、市场等方面的人才缺一不可。”

“组建团队时要想清楚,公司需要哪些核心岗位才能完成工作?再根据公司组织架构、岗位需求去寻找对应的人才,要把每个人的长板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高桶。”叶庆庆表示,不建议大学生创客采用合伙制。“在合伙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却没有真正的核心成员,而创业恰恰需要有一个人承担风险、破釜沉舟。”

常德市以大学生创业项目为重点开展创业专家巡诊活动

在创业过程中,如何判断何时该坚持、何时该转向?

“一个项目能不能坚持,要看关键指标能不能达到预期。”吴雄凯认为,创业者对项目的预估非常重要,要设定好时间节点,如果每一个节点都没达到预定目标,可以考虑放弃,或是优化发展方向,再根据优化效果考虑是否坚持;如果节点内,有一两个重要指标(比如用户数量等)是稳步上升、处于正向的,则可以坚持下去。

肖明清建议,在创业亏损、不知该不该坚持时,可以到一个同行业的上游工厂去打工3至5年,学习技术、销售模式、团队管理、成本预算等知识,再思考自己是否能做得更好、要不要坚持下去。

“每个行业发展都有一个生命周期,要学会独立分析判断,评估项目是否有潜力、行业是否已经饱和。”叶庆庆建议,创业者要关注宏观经济、相关政策、新闻大事件、人口变化趋势等各方面的内容,了解经济变化规律,培养对市场的敏锐度,在机会来临时,迅速捕捉到信号;要多实践,积累经验,努力去发现一部分人的需求并将其转化成产品和服务,这就是商机。

大学生创业有哪些“生存法则”?

“创业非常好的时代来临了,国家、省、市推出很多大学生创业扶持政策。”肖明清建议,大学生创客要多掌握这些政策,降低成本、提高成功率;要紧跟国家政策扶持的形势走向,挖掘乡村振兴、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创业项目;要有良好的心态、百折不挠的精神;要有自己的团队,不要单打独斗。

“创业成功的方式不一样,但失败的原因大多是缺钱、缺人。”吴雄凯建议,要选准项目方向、选好创业团队;利用好创业政策和身边的资源;做好长期规划,把创业当成事业来做。

叶庆庆建议,创业者不要盲目跟风,要对自己与项目进行精准分析、合理评估,看自己是否适合创业、所选的项目是否有发展前景;做出选择后,要坚定信念、一往无前。

“创业并不适合所有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让你在市场上站住脚。”陈梅建议,如果选择创业,不要有太多思想负担,找准赛道、尽力去做。

王征磊建议,大学生要更快、更好地去适应社会,了解社会的游戏规则;创业过程中要学会坚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不咬牙挺过去很难看到胜利的曙光;要通过创业训练营等活动,培养自己创业的基本素养;一定要善于学习,让自己时刻处于与市场、社会、经济发展连接的状态。

编辑: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