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日报记者 胡秋菊 通讯员 杨欣 文/图
6月2日,端午假期第3天。清晨5时,常德桃花源机场配载室的灯光悄然亮起。
“小鲁,这个航班的重心计算要特别注意机型差异。”配载班组长马志蓉将一本泛黄的笔记本轻轻推到年轻员工鲁星彤面前,密密麻麻的标注里藏着10年来的工作心得。
每一个数据都关乎安全,马志蓉和她的团队用专业与担当,生动诠释了配载员“安全无小事”的职业信念。
细致工作
机场配载员被称为飞机载重的精算师,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支笔、一张配载工作检查单、一个对讲机就是他们工作时的全部工具。他们如同资深裁缝,精准地为每一架飞机量身定制合身的“羽衣”,根据每架飞机的重心及有关数据,合理、科学地安排飞机上的旅客、货物、邮件、行李的位置,不仅使飞机的重心处于安全允许的范围内,还尽可能节油,从而保证飞机安全、经济地抵达目的地。他们隐身幕后,以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强烈的责任感,筑起保障航班安全的坚固防线,成为每一次安全飞行背后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是用责任承载生命之重的“云端卫士”,被称为云端“平衡大师”。前不久,一架航班油量信息异常,系统显示飞机号与油量接口不匹配无法自动导入数据,面对这一紧急情况,马志蓉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建立实时联动机制。通过多轮信息核对,团队查出了异常症结,随即启动人工录入程序,在精密计算与精准操作下,成功将危机化解于无形,避免了一起可能因配载失衡导致的安全隐患。
共同学习
如今,常德桃花源机场配载分队呈现出“人人争当教员、个个甘当学员”的浓厚氛围,这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队伍,正在“传帮带”的沃土上茁壮成长,用专业守护平安,用创新筑牢防线,让民航精神的火炬代代相传。工作现场
在常德桃花源机场的配载岗位上,有一批像马志蓉、鲁星彤这样默默耕耘的“平衡大师”,他们以匠人之心雕琢专业,用薪火相传凝聚力量,他们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张力,却在航班起降的晨昏交替间,在数据核对的分厘必究中,守护每一次云端旅程,无声地践行着“安全至上”的承诺。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