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武陵酒:传承千年酒脉 续写名酒传奇
时间:2024-05-25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张顺 通讯员 何冲

“张道长,您是高人,老婆子请您喝几碗酒哪有收钱的道理?”古武陵郡河洑山下崔氏酒坊,店主望着醉眼迷离的张虚白极为尊敬地说。

“既如此,那贫道赠诗一首,权作酒资。”张虚白轻放下酒碗,略作沉思,一首脍炙人口的《赠酒店崔氏》让常德城酒香飘千年:武陵城里崔家酒,地上应无天上有。南游道士饮一斗,卧向白云深洞口。

image.png

崔氏酒原址建厂,武陵酒袭承酒脉始飘香

时间轮转,醉饮千年。

1952年,在常德市德山乾明路,常德专署专卖处成立。是年,常德城区内的3个酿酒厂被合并,在崔家旧酒坊遗址的基础上,“常德专署酒类专卖处酿酒厂”正式挂牌,后又更名为“常德市酒厂”,这正是武陵酒厂的前身。

image.png

相关资料显示,建厂初期,酒厂仅有职工30人,固定资产原值1.16万元,年产酒150.88吨,工业总产值12.07万元。

时光荏苒,继《赠酒店崔氏》问世后的近千年岁月,常德的酒于1963年再次扬名——在国家轻工部召开的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常德市酒厂所产的大曲酒荣获国家银质奖章。

image.png

勇担时代使命,武陵酱香一举成名天下知

武陵酱香的诞生,除开常德悠久的酿造文化、好山好水自然条件,时代赋予的使命也分外关键。

上世纪70年代初,茅台作为国宴招待酒供应不足,彼时湖南地方政府决定酿造一款与茅台口感、品质相当的接待专用酒。因为常德与茅台在自然环境和地理维度较为接近,当时酒厂负责人鲍沛生与茅台的技术骨干季克良又是同班同学,这个任务就最终落到了武陵酒厂头上。

image.png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深谙此理的鲍沛生并没有一味模仿,他带领攻关小组一边研究茅台的工艺,一边思考武陵酒自己的酱香技艺如何因地制宜。1972年,常德试制酱酒成功,在贵州茅台酒工艺的基础上融入湖湘特色,形成“酱中带焦”的独特口感,命名“武陵酒”。

image.png

正是凭借着与贵州茅台“和而不同”的独特风格,武陵酒在1979年、1984年的两届全国评酒会上,均获得优质酒的“银奖”。到了1989年的第五届全国评酒会,武陵酒一举摘下中国名酒桂冠,与茅台、郎酒并列为中国三大酱香名酒。image.png

名酒复兴之光,新策略开启新征程

尽管武陵酒品质卓著,然而却因为市场经济日益深化、行业竞争加剧及其他不可抗因素,一再错失发展良机,市场占据率及品牌影响力逐渐式微,昔日“南国第一酱”陷入困境!

image.png

2018年,以张毅超为代表的管理团队临危受命,以破釜沉舟之势全面接手武陵酒,迈出了名酒复兴的崭新征程。

2020年5月,总投资15亿元的武陵酒新厂建设项目开工,和大手笔投资同时注入的,还有为武陵酒量身打造的全新经营发展策略,公司在制定的五年战略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打造中国一流白酒企业”的愿景。

image.png

2023年起,武陵酒加快了走出湖南、走向全国的步伐。以省会长沙为核心,辐射岳阳、株洲、郴州等省内城市,并有序向全国市场扩张,目前已在国内10余个省市布局,名酒复兴之光逐渐闪耀。

image.png

基础设施地建设和完善为武陵酒公司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新的管理团队入驻后,武陵酒员工从400人增加至1200多人,产能与销量均得到极大提升。展望未来,站在名酒复兴的新起点,武陵酒必将扛起湘酒振兴的旗帜,走出湖南、走向全国,助力“武陵酱香”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端白酒品牌。

编辑:唐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