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一类资质新闻网站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常德 > 正文
用一周时间让你更爱文化馆
时间:2024-05-24
来源:常德日报·常德融媒客户端
分享到:

□常德日报记者 李紫莹 通讯员 刘礼德 文/图

学艺术、赏非遗、看演出、逛市集、听讲座……5月20日至26日是2024年全国文化馆服务宣传周(以下简称“宣传周”),常德市文化馆以“文化馆:人民的终身美育学校”为主题,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用一场场“文化盛宴”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文化热潮。

“百姓大舞台 有你更精彩”惠民演出上,“小小京剧演员”登台演出.JPG

传统文化焕发光彩

让非遗进入大众视野,并融入现实生活真正“活起来”,是一道时代命题。宣传周期间,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了“匠心拾遗”——文化馆里的非遗集市、非遗进景区等非遗展示、展销、展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游客热情参与。

非遗集市上,市民选购心仪的产品.jpg

5月20日,在市文化馆一楼大厅举行的“匠心拾遗”——文化馆里的非遗集市上,10个非遗摊位依次排开,桃源刺绣、常德麻质画、武陵陶瓷、糖画等好看、好玩、好吃的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多名非遗传承人或现场炫技,或拿出手机直播展示非遗技艺,市民游客穿梭其中,赏非遗、吃非遗、购非遗、玩非遗,热闹不已。

“没想到逛景区还能看到鼓书表演,这体验一级棒!”5月21日,市民张女士带着朋友在临澧县修梅镇林伯渠故居景区附近吃完晚饭后,被一阵密集的鼓点所吸引。当晚,市文化馆鼓书进景区活动在此举行。演出现场,鼓盆歌《查家底》、渔鼓《法门寺》、鼓盆歌《温暖》等10个多次参加省内外交流演出的节目接连上演。台上演员鼓点精准,唱腔苍劲有力;台下观众听得入神,掌声喝彩声不断。

鼓书进景区活动走进林伯渠故居(通讯员 蒋峰何依静 摄)1.jpg

宣传周期间,市文化馆一楼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也全天候向公众开放。这里集中展示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曲艺、传统技艺、民俗等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让市民游客尽情感受非遗的魅力。

群文演出精彩纷呈

5月22日晚,随着锣鼓声响起,市文化馆剧场内热闹非凡。这场由市文化馆主办、常德市京剧协会承办的“百姓大舞台 有你更精彩”惠民演出让现场戏迷过足了瘾。

当晚,京剧《二进宫》、京歌《梅香曲》、现代京剧《江姐·红梅赞》等节目接连上演。悠扬婉转的旋律、高亢嘹亮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演员们充分展现着“国粹”的魅力。

令人惊喜的是,由武陵区工农小学京剧社团的小演员们带来的京剧表演唱《红灯记》《定军山》引得现场观众掌声不断。“这些小娃娃真不错,个个都演得有模有样的。文化馆里的演出,质量水平都很高,而且全都免费,真是太棒了!”市民罗女士对此赞不绝口。

常德市文化馆群众文艺创作作品推广演出走进武陵区第三小学.jpg

除了馆内,校园里的演出同样精彩。5月22日,市文化馆联合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武陵区文化馆,将群众文艺推广演出送进武陵区第三小学,600名师生齐聚一堂,高潮迭起的演出收获了此起彼伏的掌声,艺术的种子也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宣传周期间,我们用心用情服务广大群众,近10场群众文艺演出覆盖全年龄段观众。本月24日至26日,连续3晚的文艺演出同样恭候市民前来观看。”市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李明高兴地说。

公益培训有趣有料

常德市群星合唱团示范展示、公益培训展示、声乐表演培训班……宣传周期间,“家门口”的热门公益课堂层出不穷。

常德市群星合唱团示范展示(通讯员 陈功 摄).jpg

在常德市群星合唱团示范展示中,指挥杨林霞结合合唱团日常排练情况,从气息、节奏、音准的运用,音色的表现力与统一等方面入手,边讲解、边实践、边分析,带领团员们一遍遍练习女声小组唱《爱从心窝飞出来》。该节目即将登上第八届湖南艺术节的舞台。在公益培训展示中,市文化馆舞蹈专干带领百名学员共跳健康养生舞,并从动作、形体、节奏等方面,为学员们详细解说。

声乐表演培训班是此次宣传周重要内容之一。活动邀请了原中国武警文工团独唱演员王相周开讲。她以理论讲解和实训练习相结合的形式,展开专业指导和培训。

宣传周活动推动了群众参与文化馆活动的热情,提升了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李明表示:“接下来,市文化馆将继续立足职能、深入生活,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持续优化文化供给,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全力推动我市公共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链接——

宣传周活动预告

1.非遗进景区

时间:5月24日19:00-21:00

地点:常德画墙

2.常德市文化馆2024年声乐表演研修班汇报展演

时间:5月24日19:30-21:00

地点:常德市文化馆剧场

3.“我们的梦想 阳光下成长”庆“六一”儿童节艺术展览

开展仪式:5月25日9:00-9:30

展览时间:5月25日至6月2日

地点:常德市文化馆大厅、常德市文化馆二楼展厅

4.“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庆“六一”儿童节文艺演出

时间:5月25日19:00-21:00

地点:常德市文化馆剧场

5.常德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闭幕式暨“艺路同行”艺术交流展演

时间:5月26日19:30-21:00

地点:常德市文化馆剧场


坚持旅游为民 共享幸福生活

□陈志辉

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于5月17日在京召开,这次会议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

今年5月19日是第14个“中国旅游日”,活动主题是“畅游中国,幸福生活”。文化和旅游部在整个5月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以“主题月、主题周、主题日”形式开展系列宣传推广,进一步提振旅游从业者信心,激发旅游市场消费潜力,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

2011年3月,国务院批准每年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自此,《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被确立为“5·19中国旅游日”。14年来,从年人均出游1.6次到多达4.3次,中国旅游日见证了人们旅游频次的变化,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健康生活方式;从观光旅游到休闲旅游再到沉浸式旅游,中国旅游日见证了人们旅游方式的变化,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美好生活方式;从景点景区旅游到特种兵打卡、Citywalk(城市漫步)、围炉煮茶,中国旅游日见证了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变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人是生活的主体,“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的核心要素,也是人们生活的主体要素。“5·19中国旅游日”主题活动多次聚焦“生活”,其本质是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当前,旅游不再是徐霞客笔下的“路绝旅人”,而是“游人如潮”,已然成为人们有钱有闲后的一种生活常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不断迭代升级,呈现出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等特征。因此,要继续发挥“5·19中国旅游日”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立足于大众旅游需求的新变化,从产品创新、优质服务、市场监管等方面重点发力,让畅游美好中国成为人们幸福生活的亮丽风景。

一要创新产品开发。随着人们旅游频次、旅游方式、旅游目的地等发生变化,需要持续加强旅游产品创新,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要充分发挥旅游业融合无边界的新特点,深入推进“旅游+”“+旅游”,加强与工业、农业、文化、科技等深度融合,丰富旅游产品体系。要充分发挥旅游业资源无限制的新特点,突破原有的景点景区概念,“因时”“因地”“因势”制宜打造新的旅游场域,提升产品特色。例如,长沙文和友突破传统餐饮行业界限,进行跨界融合发展,打造了一个“餐饮+景区+街区+文化体验”的文旅新空间,让游客流连忘返,成为超级网红打卡地。

二要优化服务质量。新时代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优不优”“美不美”,需要下大力气让旅游者获得“好”“优”“美”的体验。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提升服务水平,让游客“吃得放心、住得顺心、行得安心、游得舒心、购得称心、娱得开心”。要从游客的需求视角、行为视角和消费视角出发,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发展保障人们乐享畅游中国的美好旅程。

三要加强市场监管。旅游产业链条长、涉及范围广,是信息密集型产业,容易形成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市场行为失范并降低游客的满意度。因此,需要加强市场监管,优化畅游中国的环境。要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时空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要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域全时全链条监管;要加强监管处罚,对严重违法违纪违规的市场经营主体及相关从业人员实行强制退出机制。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5·19中国旅游日”活动的持续开展,必将促进旅游业充分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使旅游业成为更具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让人们认知旅游、参与旅游、享受旅游,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中国旅游报

image.png

编辑:刘芙瑶